作者:南小西_Nancie(作者介绍图)
·新浪微博认证知名设计美学博主、视频自媒体。
·钟爱复古纸品、手帐文具,在新浪微博发布头条文章若干、手帐文具教程视频几十余条。
·2018年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账号:LifeOnPaper,发布的原创文章经多家手帐类媒体转载。
·致力于传播“博物手帐”概念,近期制作发布了个人第一弹博物学家系列手帐印章。
·旅行手帐达人,目前制作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英格兰、北欧、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泰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地区的旅行手帐十余册。
一、“博物手帐”是什么?
在学习制作博物手帐之前,要先了解“博物”是指什么?
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传统之一,它包括当今意义上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生态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学科的部分内容。
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一词则来源于老普林尼的著作《博物志》(Historia Naturalis)。
而“博物手帐”,顾名思义,就是从博物学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其记录的内容包括但又不限于上述所提到的主题,是手帐爱好者们根据自己日常的学习和感悟整理而成,也更加地贴近生活。
本文中小西主要围绕“野外植物、矿物标本采集”、“植物种植及动物科普”、“博物馆及科普展览参观、记录”这三个主题展开介绍,给大家分享我的“博物手帐”心得。
二、植物种植及动物科普类“博物手帐”如何制作?
热爱大自然的小伙伴,肯定梦想过拥有属于一本属于自己的《博物学》,里面记录着自己看到的动植物,以及对他们的观察发现。
这类型的博物手帐,小西主要是通过图书了解或对实物的仔细观察后,将学习到及值得记录的动植物手绘出来,记录在手帐本里。
小西还专门在制作过蘑菇的种植日记,记录蘑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及形态。
三、野外植物、矿物标本采集类“博物手帐”如何制作?
外出旅行时,当看到当地的具有特色自然景观,不少小伙伴都会想要保留下来,如日本的樱花、加拿大的枫叶等等,而将他们夹进手帐里,则是个不错的选择。只需3步,就能制作出一页植物采集手帐。
Step1 制作标本:
采集植物,保护自然起见,建议尽可能少地采集新鲜植物,可选取刚刚掉落的落叶、落在地上但是还很新鲜的花朵。放入厚书中压平、吸干水分,一天之后,取出已经压好的植物,利用压膜机或宽幅透明胶带封存植物,或者用线、胶带将植物标本固定在本子中。
Step2 记录文字,贴好便签:
记录植物标本采集的时间、地点、植物种类。在这里推荐一个很好用的识别花朵、叶子品种的应用——形色APP,对于已采集的种类不明确的植物,可以利用上面的拍照功能,直接识别出采集的植物品种,做好记录。
Step3 硫酸纸及胶带的使用:
如果采集标本之后来不及塑封,可以利用硫酸纸遮盖保护,防止叶片或花瓣开裂损坏。另外,日产的仓敷胶带撕下来不规则的形状贴在标本附近作为固定和装饰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博物馆及科普展览参观类“博物手帐”如何制作?
不少小伙伴周末都会借着休息时间,到博物馆看展、学习,而看到的作品、文物,以及学习到的知识,也可以记录在“博物手帐”中。
在制作这类博物馆及科普展览参观的“博物手帐”时,需提前做好“功课”,准备工作如下:
① 观展前,了解展览背景、展品,并锁定部分感兴趣的深入学习;
② 准备好手帐装备:便携式手帐本、笔、手机记事本(观展中使用手机备忘录记录更为便捷)、素材(很多展览现场无法拍照,可自己上网搜索相关文物照片并自行打印);
③ 在参观时认真学习。观展期间,可在现场搜集一些免费的导览或者宣传图册,作为素材。
④ 回家后,再慢慢将搜集到的素材和学习到的整理在手帐中。
下面再针对不同题材的观展手帐进行深入的介绍:
Part 1 人文艺术类博物馆参观手帐:
在博物馆参观的艺术品、历史类知识都可以归集到这类手帐中。
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的时候,由于一些工作原因,可以说是参观的展览里面学习得最仔细的一个展。由于观展全程不允许拍照录像,所以便用“博物手帐”将这次学习经历记录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次制作的手帐后来还得到了国博的官方肯定与宣传。
Part 2 自然类博物馆参观手帐:
小西喜欢旅行,由于好奇心重,到世界各地都会到当地的自然博物馆去走走,看看新奇的动植物。不过目前为止这类题材的手帐做得少之又少。很多时候,内容多了反而不知从哪里入手。所以在参观中需要多思考、尽可能多记录关键词,便于制作手帐时的思路整理。另一要点则在于“抓住时机”,新鲜劲过了,很容易淡忘,很多创意与灵感也就转瞬即逝。
Part 3 天文类展览参观手帐:
充满神秘感的天文类展览也是小西的最爱。曾去过NASA下属太空博物馆在上海举办的美国太空与火箭中心“星球奇境”宇宙特展,回来后做了满满四页的手帐,记录了展览中印象特别深的内容,其中有:第一只太空狗,国际空间站以及要退役的哈勃望远镜,信使号以撞击水星的方式结束使命等等。
由于素材太多,手帐中还用硫酸纸做了一个收纳袋,用来放展览的门票以及天文相关的素材。
五、“博物手帐”制作中常用到的工具有哪些?
手帐本:Traveler’s Notebook
和纸胶带:mt、mark’s、仓敷意匠等
绘图用笔:樱花勾线笔
水彩颜料:史明克水彩、温莎牛顿水彩
印章:植物类相关的印章是经常会用到的,比较符合博物手帐的风格。博物学家系列印章一套8枚细节如图,鹅膏菌、蕨类、独角仙、藤壶、松塔等图案。
便签纸:市面上,适合的记录这种信息的便签品牌及种类都非常多,比如Mark’s、仓敷意匠、平方studio等很多复古便签都在选择的范围内,在某宝上搜索一下会有各类便签大礼包福袋,可以买到比较全种类的便签分装。
看过了小西分享的博物手帐,有没有感到万物皆可手帐的道理呢?里面的满满干货,在日后翻看起来,会让人觉得人生充满了意义。
来源:国际文仪